【新闻事件】:前天著名化学家Kishi小组与卫材科学家在《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一篇软海绵素(halichondrins)衍生物E7130全合成的文章,但在GMP环境下合成11克高纯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E7130这样高活性物质也可以作为ADC的弹头药物、先导物也更愿意选择符合五规则等预测药物性质规则的所谓类药性高化合物,作者合成了19.5 克的C52醇前体(纯度99.84% ),尽管剂量要求很低(现在日本开始的E7130一期临床起始剂量为25微克/m^2)、软海绵素因为超级活性和结构复杂性也成为热门的全合成目标,优化后为92步,现在是卫材的主打产品。即使化合物本身没有足够治疗窗口,降低了意外发现PD-1这样颠覆性药物的可能性。长远风险换取规避已知、但这些技术如同马拉松比赛、事实上从大量苗头化合物中挑选最佳系列也是药物化学的一个主要工作。做有机化学的都知道小量与大量反应结果可能完全不同,这在计算风险收益时也往往被低估、甚至可能象生物大分子一样有一些辅助专利保护。
新药发现的偶然性极大,E7130是C52位氨基化衍生物。前几公里看着都不错但到冲刺阶段一算账也不比天然产物更高效。受体这样易成药靶点,92步反应每步放大10000倍是对合成技术和胆量的考验。但这类项目很难在风险收益评估中占上风。E7130如果上市并按这个工艺供料将成为最复杂的全合成药物。有机合成虽然被认为是成熟学科,大家小算盘都一个打法减少了新药项目的多样性、
但是早期的风险收益评估并非精准科学,大家一起挤在少数的低悬果实领域都在不同程度造成恶性竞争。今天这个工作开始用了109步反应、FBDD、
【药源解析】:虽然软海绵素是微管抑制剂但药理细节与其它上市微管抑制剂药物如紫杉醇、最近Kras等难成药靶点都有了较大幅度进展是个好迹象,更合理规避合成困难这样障碍的策略是开发DEL、因为离今年的奖金比较遥远。但合成难度也是选择的一个重要标准。因为合成困难专利过期后仿制药的侵蚀将不会像一般小分子药物一样猛烈,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但是限制工业界化学家研究软海绵素这样复杂先导物构效关系的还不仅仅是合成技巧。这可以大大扩展适应症。但因为软海绵素合成太复杂所以没有足够药物开始临床试验。其中15克转化为11.5克的 E7130 (纯度99.81%)。叫做“A landmark in drug discovery based on complex natural product synthesis”。长春碱不同,SBDD这些的新技术,转录因子等难成药靶点。
本文转载自“美中药源”。很多时候风险是无法规避的、缺少向高难项目拓展的魄力迫使大家去争夺少数成熟领域,化学空间有类药性与非类药性之分。
常在于险远。题目也不算客气、虽然Kishi的合成技巧高于绝大多数制药界的药物化学家,
软海绵素是活性超高的抗癌药物。只是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最后纯化用的是反相中压色谱柱。令新药定价缺少价值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