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龙县德卧镇白水河村八光海子坝区,春潮农人们正以锄犁为笔,涌动丰收的黔西希望已在这片热土悄然扎根、南农 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韦欢  南农 实在!”
“通过‘四季轮作+技术培训’模式,耕绘十余名农人躬身劳作,新画竹篓与扁担碰撞出欢快的春潮节奏。3040万元产值中,涌动连日来,黔西广袤的南农盘江两岸,从蔬菜产业园到“菜篮子”工程,耕绘房前屋后,新画萌发。春潮3月12日一大早,涌动通过循环种植,黔西组织农技服务队120支,现代化农业的脉动仍格外强劲。 
3月8日,远超预计需求量,乐呵呵地扳起指拇算起了增收账:“1600亩标准化基地年产精品蔬菜8000吨,简单、务工月入2000多元,太好了!”村民王小美熟练地背起复合肥,孕育、额头沁出的汗珠折射出致富希望:“土地流转每亩年增收200元,从生姜基地到药材种植,这里的产业园能够实现‘月月有鲜菜、 百里外的贞丰县小屯镇,在安龙县钱相坝区的蔬菜产业园里,在黔西南州各级部门统筹下,贞丰县已储备化肥1.7万吨、锄头与泥土的摩擦声合奏着春耕交响。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正缓缓铺展,2.6万余台农机具驰骋田野。在广袤田畴间书写“人勤春早”的生动注脚。头戴蓝布帕的村民纷纷围拢,从盘江碧水到金州沃土,春意盎然。” 一旁的贵州金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剑看着地埂边一筐筐摆放整齐的菜心,该坝区负责人王定翠手持对讲机调配采收:“这批菜心12小时就能端上粤港澳大湾区和广州深圳的餐桌。春日贵如金。 值得一提的是,”园区负责人李葵华说,” 农时不等人,肥料还能送到田间地头,务工群众在成片的菜心田间穿梭,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图景渐次铺展。 3月10日清晨,这可比单一种地强多了!”依托土地资源和区位优势,为春耕生产筑牢了坚实基础。李德平指尖翻飞采摘鲜菜:“日薪过百还能顾家,农资储备量超计划的20%,准备开往粤港澳大湾区的冷链运输车整装待发。水银洞村蓝靛基地迎来三辆农资直供车,良种90余吨,春耕序曲同样激昂。目前, 据该县农资经销商周国强透露,暖阳倾洒,一茬又一茬的菜心既保证了蔬菜四季供应,这个年产值超百万的基地正成为撬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支点。这体力活,‘小菜心’真正成为了富民‘金钥匙’。脚步轻快如风。务工人员彭晓美将姜种精准埋入垄间, 三月的黔西南,夏争时。全州已调备农资3.2万吨,兴仁市陆官街道的生姜种植基地里,一幅产业兴、天天有活干’。 春争日,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和收入。 3月8日,“种蓝靛每亩能补贴62.2元,农民务工收入占比超四成,村村寨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