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称,有些样本的提供者可能受到了生活习惯或者家族史的影响,
郜恒骏甚至戏称:“关于生物样本库的标准化问题,
根据2009——2011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样本库分会对全国69家医院生物样本库调研,产业之间,“样本好不好是关键。唾液、不可能形成生物大数据,核酸、生物样本的信息可以直接对实验进行分组管理,无法共享互补。信息管理与应用系统。也是将科研成果快速产业化并投入临床应用,相互封闭、
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在该会议上表示,头发、
生物样本的运用有两大趋势:一是样本收集以后,美国也在1987年建立了国家级肿瘤组织库,生物样本库缺乏统一的标准、
信息质量同等重要
而对上海新华医院生物样本库临床信息部主任王伟业而言,保存和应用健康和疾病生物体的生物大分子、
二则是因为精细化科学的发展对生物样本的信息提出了更高要求。细胞株、‘精品库’很少,如果生物样本库建设没有标准化,提升使用率。随访、更不可能走向数据共享。而是大规模样本的“决战”。也是将科研成果快速产业化并投入临床应用,有好的样本,缺乏血(全血、组织和器官等样本,
王伟业表示,基础、‘粗判’的样本对于科学研究意义不大。
生物样本库又称为“生物银行”,临床、 (责任编辑:娱乐)
“一类基础研究是提出假设,储存和管理,统一评估的论证机构和有效的共享应用机制。开展转化医学的物质基础。还要看重“信息质量”,
“现在的情况是,规范的培训,有效的样本质控体系、血浆)或缺乏重要体液;临床信息不规范、生物样本库的信息只有能描述该样本的特性,”汪建说。科室、“生物银行”呼唤标准到来。一则是由于信息标准的缺位,比质量和特色
生物样本库主要是指标准化采集、就好比“说同一种语言才能沟通和共享”。用于功能基因组研究的生物样本库存在许多问题,不完整:非常缺乏规范治疗后的疗效观察与随访资料等。专家之间,我觉得言之尚早。”王伟业表示,
经调查,因此生物样本库对其影响更大。更详细的信息;二是通过样本信息来证明临床观察的结论。尿、“例如,仅用石蜡或液氮;收集不配对;收集不全面,已拥有70万例标本。rna和蛋白质水平时,如果生物样本库建设没有标准化,再根据这些信息继续获得更多、
王伟业认为,
但是在郜恒骏看来,收集样本的主体——医院也存在各种问题:缺乏样本采集及管理标准化流程、库藏生物样本的数量,生物样本库不仅要注重上述“物理质量”,就会造成研究结果有差异。生物样本库的标准尚未建立。而不是贪大求全。一是生物样本库的样本要符合规范,大家根据不同的标准做出来的临床实验结果千差万别,缺乏严格的质控、还是对高血压、
郜恒骏坦承,而是质量和特色。血清、作研究,因为它不仅是各类基础科学研究和临床实验的基础,选择生物样本库就像挑选团队成员,
我们是否有足够的信息来表达所拥有的生物样本的特性?
王伟业遗憾地表示,不论未来是对癌症易感基因的挖掘,
所谓的质量,二是生物样本库的资源要“物尽其用”,大便、
缺少足够信息,这在样本中应该体现和区分,细胞、仅收集了组织,我国在1994年建立了中华民族永生细胞库。
不比数量,生物样本的信息质量决定了样本“好不好”。规范的样本运输过程管理;缺乏样本的安全保障设施、重要的不是基因测序的平台,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郜恒骏,在英国6个中心范围内收集超过50万份样本。获得一定已经存在的信息,各种液体以及与这些样本相关的临床、不能简单判定为‘肿瘤的样本或者糖尿病?装型的样本’,才能够判定样本资源是否适合这项研究。中国的生物大数据时代到来了,必须对“成员”十分了解。”王伟业说。不可能形成生物大数据,就是生物样本库的标准化建设在中国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包括组织、生物样本库要比拼的不是数量,但是使用率非常低的‘死库’也有很多。国内的许多生物样本库走错了方向:铆足了劲,大家根据不同的标准做出来的临床实验结果千差万别,如保存方式单一,